廢三氯乙烯回收21211
廢四氯乙烯回收21212
回收廢四氯乙烯212121
回收廢三氯乙烯1111
回收廢清洗劑211212
廢清洗劑回收21212
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機油更換
柴油發(fā)電機組使用一段時間后,得需要對機油進行更換,那么何時才能對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機油進行更換呢?對于一些不熟悉使用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朋友來講,有時候是很難鑒定的。
先我們要了解到不同廠家和不同功率的柴油發(fā)電機組使用的機油是不一樣的,一般情況下,新發(fā)動機在工作50小時之后及在中修或大修之后的50小時。機油的更換周期一般與機油濾清器(濾芯)同時進行,一般機油更換周期為250小時或一個月。使用2類機油,機油可延長工作400小時后才更換一次,但機油濾清器(濾芯)必須更換。
如果想要確切的判定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更換時間,得了解其中的一些判定方法:
1、用兩個直徑0.5厘米,長20厘米的玻璃,分別裝入19厘米的新機油和用過的機油,封好后兩管同時倒置,記錄氣泡上升的時間,如果兩者相差超過20%時,則說明使用過的機油粘度下降過多,應更換。
2、將新機油和使用過的機油各滴一滴在白色的濾紙上比較,如用過的油滴中有較多的黑點,表明機油未變質,不應更換;如機油呈黑褐色,則為變質,應更換。
對于柴油發(fā)電機組機油的更換能夠很好的**了發(fā)電機組的穩(wěn)定使用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延長了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使用壽命,因此在使用柴油發(fā)電機組過程中一定要確切的判定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更換時間。
漆膜的生成:
漆膜是一種堅固的、有光澤的漆狀薄膜,主要產生在活塞環(huán)區(qū)和活塞裙部。主要是烴類在高溫和金屬的催化。作用下,經氧化、聚合生成的膠質、瀝青質等高分子聚合物。
影響高溫沉積物生成的因素是:(積炭和漆膜都屬于高溫沉積物)
發(fā)動機的設計和操作條件。
燃料和潤滑油的性質。
油泥的危害主要是:
促使發(fā)動機油老化變質,潤滑性下降。
堵塞潤滑系統(tǒng)。
油泥的生成:
油泥是一種比較穩(wěn)定的油水乳狀體與多種雜質的凝聚物,城市中行駛的汽車時停時開,發(fā)動機長時間處于低溫條件下運行,易在油底殼中產生油泥。
影響油泥生成的因素是:(油泥屬于低溫沉積物)
發(fā)動機的操作條件。
燃料、潤滑油的性質。
發(fā)動機油基礎油本身是不具備清凈分散性的,而是通過添加清凈劑和分散劑而獲得的。主要通過相應的發(fā)動機試驗來評定。

常見誤區(qū)
誤解一:什么時候潤滑油變黑了該換油了
這種理解并不。對于沒有加清靜分散劑的潤滑油來說,顏色變黑的確是油品已嚴重變質的表現(xiàn),但現(xiàn)代汽車使用的潤滑油一般都加有清靜分解劑。這種清靜劑將粘附在活塞上的膠膜和黑色積炭洗滌下來,并分散在油中,減少發(fā)動機高溫沉淀物的生成,故潤滑油使用一段時間后顏色容易變黑,但這時的油品并未完全變質。
誤解二:潤滑油能多加多加
潤滑油量應該控制在機油尺的上、下刻度線之間為好。因為潤滑油過多會從氣缸與活塞的間隙中竄入燃燒室燃燒形成積炭。這些積炭會提高發(fā)動機壓縮比,增加產生爆震的傾向;積炭在汽缸內呈紅熱狀態(tài)還容易引起早燃,如落入汽缸會加劇汽缸和活塞的磨損,還會加速污染潤滑油。其次,潤滑油過多增加了曲軸連桿的攪拌阻力,使燃油消耗增大。

粘溫性
潤滑油由于溫度升降而改變粘度的性質,叫做粘溫性。
良好的粘溫性,是指油品的粘度隨溫度的變化程度小。
溫度對油品粘度的影響:溫度升高,粘度降低;溫度降低,粘度升高。
在基礎油加入粘度指數(shù)改進劑可提高油品的粘溫性。
用低粘度的基礎油和粘度指數(shù)改進劑調配而成,具有良好粘溫性,能同時滿足低高溫使用要求的發(fā)動機油,叫做稠化機油或通常說的多級油。
評定發(fā)動機油粘溫性的指標是粘度指數(shù)。
發(fā)動機油能抑制積炭、漆膜和油泥生成或將這些沉積物的性能,叫做發(fā)動機油的清凈分散性。

怎樣識別機油含水:
按規(guī)定,機油中允許的含水量應在0.03%以下。當含水量超過0.1%時,機油的添加劑抗氧化劑、清凈分散劑等會失散,因而加速機油的氧化過程。而機油氧化生成的有機酸和發(fā)動機排出廢氣中的酸性氧化物與水發(fā)生反應,又生成無機酸。這些酸性物質又增加了對發(fā)動機的腐蝕。機油中含有較多的水時,機油潤滑性變差,粘度下降,輕則導致機油過早變質和機件生銹;重則引起發(fā)動機抱軸、燒瓦等嚴重機械事故。
那么機油中含水又如何能鑒別呢?
1、觀色法。清潔達標的機油呈藍色半透明狀。機油中有了水則呈褐色。當發(fā)動機運轉一段時間后,機油呈乳白色,并伴有泡沫。
步:運轉發(fā)動機,使其達到工作溫度。然后使用千斤頂將車輛頂起,拉起手剎并將前輪用木楔擠上。
第二步:在油底殼下方放置舊油容器,找到油底殼的放油螺栓,慢慢擰開放油螺栓,小心不要接觸到熱油。讓機油多滴下一段時間。檢查放油螺栓,重新安裝放油螺栓,注意不要將螺栓擰得過緊,防止油底殼損壞。
第三步:將盛油容器移到油濾下方,使用機油濾芯扳手將濾芯擰松,再用手將其擰下。如果濾芯依然很熱,記住一定要戴上手套。即便之前濾芯擰得很緊,也不必擔心在拆下過程中會損壞濾芯,只要不損壞安裝濾芯的接口螺絲和濾芯周圍的部件可以了,畢竟拆下的濾芯我們不再使用。
第四步:參照用戶使用手冊選擇合適的機油濾芯。
第五步:使用新機油涂抹新濾芯的接口墊圈。如果濾芯安裝位置是垂直的,可以在濾芯中倒入一些新機油,這樣可以在下次發(fā)動機啟動時減少干磨。用手將濾芯擰入,按照指示的方法將濾芯擰緊(通常是在用手將濾芯擰緊后再擰入3/4圈)。
第六步:將新機油倒入油底殼,注意參照用戶使用手冊的介紹。可以使用漏斗,防止將機油倒在發(fā)動機外部。檢查發(fā)動機下部是否有泄漏。如果沒有泄漏,放下車輛,檢查機油尺,并啟動發(fā)動機,啟動后儀表上的指示燈應該馬上熄滅。后,關閉發(fā)動機重復檢查機油量,并根據(jù)當?shù)胤ㄒ?guī)處理舊機油和濾芯。
http://www.showppin.com